大家還記得五月時的母親節嗎?
距離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卻現在才寫這麼主題,好像有些遲了,但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累計的主題太多,所以總是會導致寫到某個主題時,時間卻對不上。
還記得這個母親節我用薪水買了一個蛋糕給她,結論是......好甜,甜到炸掉。
......
不然你們認為我會寫什麼感人肺腑的內文嗎?那也太不了解我了。
小時候,國小都會在母親節有園遊會,我都會留下一些彩卷來買康乃馨,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彩卷太少,吃完東西後就沒啥好買的了,而賣的東西(不是吃的)又都覺得又貴又很鳥,唯一有點價值的就是康乃馨,不買好像很可惜。
之後到了國中,會省下零用錢買,事後才知道,那些該死的花店竟都乘機哄抬價格,無恥啊!
但我卻還是買了。
莫名其妙,母親節或情人節一個月前,玫瑰、康乃馨最好是有這麼貴啦!
然而有幾次我沒有送,或許是忙補習,又或許是其他的事,反正就是忘了,連卡片也沒有,甚至是到我媽跟我說「阿怎麼都沒表示一下」,我才說:「喔!母親節快樂!」
雖然還是照樣慶祝,可能會吃大餐之類的,但就是可以感受到那種失落的感覺。
畢竟自己的節日被別人遺忘,感覺可是很難受啊!除非當事人自己也忘了。
但之後的母親節也還是沒有特別重視,反正母親節前一週就是我媽生日,通常就一起慶祝就過去了,想到就送一下,忘了就口頭表示一下,也就這樣,直到......
直到大學,我去了N組織以後,發生了很多事,甚至有些還是她事後才跟我說的,那時我才知道她對我真的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或許N組織讓我學到最珍貴的事,就是要好好回報那些對自己很好並永遠愛自己的家人。
雖然已N組織的觀點,會說「有錢有時間」,你就可以好好孝養妳的父母,陪在他們身邊。
......
我到現在還是很難理解這種說法,因為我的行為是來自於我要回報家人對我的愛,但假如沒有愛,「有錢有時間」也不會有人要陪在他們身邊吧?還是你們詭異的認為「有錢有時間」等於有愛?等等......這價值觀是怎樣來的?
我覺得回報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像當她想看電影時,你會願意陪她去看;當她想租漫畫時,你會給她意見;當她去買菜時,你會願意幫她提菜;她在作家事時,你會主動幫忙;她說話時,你會耐心的聽完;我覺得這就是愛,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作到「有錢有時間」,而愛,是在那些微小的互動裡,你回應給對方的真正感受。
再來,我們談錢。
雖然中國人都說談錢很俗氣......沒錢你更俗氣好不好!
孝養金這種東西,請你基於有愛的情況下給予,至於要給多少,恩......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假如沒有愛,我看你也別給了,《論語‧為政》篇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假如你覺得給的很不值,那你給幹嘛?先去好好修復你們的關係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修復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也是慢工出細活,急不得。
但假如是父母對你家暴、性侵,那種亂七八糟的關係,這你就算將他們棄如敝屣,我也會拍手叫好。
最後,得說幾句肺腑之言。
我覺得父母正一步步的衰老,走向死亡,我卻仍羽翼未豐,這讓我相當沮喪,畢竟我想給他們更好的生活,讓他們過更好的日子,至少讓自己不再是他們煩惱的對象之一,甚至還希望自己可以分擔他們的煩惱。
我也由衷的祈禱,希望自己的「夢想」與「成功」可以早一點到來,讓我能夠更多的力量去榮耀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