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有輕颱形成時寫這個標題很不搭,但我記得會想寫這個標題,是有一天下午在守衛室時,我看著天空有感而發的。
記得在小學時,我很喜歡晴天的禮拜三下午,回到家與媽媽一起吃完午餐後,開著冷氣,看著陽光灑進屋內,或許是看電視、或許是午覺、或是打遊戲機亦或是寫作業,我都喜愛那段時間的氛圍。
漸漸的到了國中,壓根不懂讀書方法的我,很努力的K了老半天的書後,成績卻始終是吊車尾,但每當在月考完後看見了藍天白雲的天空,心情也就變得好過一些。
國一夏天的某天,放學後,教室裡一個同學都沒有時,那時一年級的我偷偷的跑去坐在教室裡的那張導師椅上,那時導師坐的辦公椅相當不錯,而且坐在那位子,夕陽會由右邊灑落,暖烘烘的,令人感到十分舒適。
記得有一次還因為太舒服而睡著了,結果還被回來拿東西的導師搖醒,真是糗暴了,當時醒來還急著要向老師道歉,畢竟那時我覺得坐老師的椅子感覺很冒犯,老師卻只是問:「怎麼一個人睡在這裡?」
......
因為......很舒服阿。
......
五專的前三年,懵懵懂懂的過了,也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要幹嘛,學電機將來就是作電機這行吧?不然要幹嘛?那時一天天的過,後來也跟著去補習,打算去考二技,直到......
我看見自己的哥哥去補習班補插大,接著一步步的走離電機,朝著自己的興趣出發,考到長榮大傳,又到台藝大廣電,且一次次優秀的表現,都令我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道路,我記得當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那天是考完期末考的日子,跟著眾人前去往咖的我,看著藍天白雲的天空,對未來我失去了方向。
到了大學,我讀了自己感興趣的小說,但是這其實算是次等興趣,畢竟沒有打電動系這種學問,不然我真想去修,所以我只好進了全台唯一還唯二的文藝創作組。
只是大學的我,因為我作了很多錯誤的決定,使得我將很多建立起來的關係一段段的撕裂,最後,當我重心專注於課業時,才知道有一些一直被我忽略的人,他們才叫朋友。
大學時,有段時間我翹課翹很大,因為我被自以為重要的事情給蒙蔽了視野,回過神來時,我什麼也沒有,心裡倒是有了傷口與陰影。
後來我一個人出現在學校的很多角落,圖書館、沒人的教室、學校餐廳的某些角落,雖然在那樣的角落看到藍天白雲時,有時心情會好上一些,但更多時候我寧願一點光也沒有,寧願沒有任何人注意到我這裡,只因我無法認同自己。
有一天陰天的下午,我一個人在圖書館的某個可以看到敦煌書局正對面那條美食街的位子,一邊看著資料,卻看見濃霧慢慢的飄來,將眼前的景象全部掩蓋,在我對窗外景像感到驚奇時,卻有一股很無奈、很哀傷的感覺,無數悔恨的過往就如同這雲霧將我籠罩一般,讓我想流淚、想大叫的控訴「這不是我造成的!我也不想!我也不願!」,但那些確實是自己的選擇結果,只能讓在迷霧中失去方向的自我,重新找回面對自己的道路。
現在,我只是個保全,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我沒有想過有一天一定要特別在窗外看藍天白雲,因為有天在窗內看著藍天白雲的我,會被世人稱為──小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