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亂語(16)──吐司的一個人環島Day7
後記
後記?怎麼一開場就在後記?內容勒?說好的內容勒?
要說原因的話,就是這天我沒有寫日誌,而是現在才在寫。
但我想很多人也知道這天發生了什麼事,畢竟我FB都有在更新,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第七天時我做了什麼。
但假如就此認為我沒有東西可寫,那就錯了。
首先我得先說,「高鐵」真是的好東西,以下就稱之為「超傳送陣」吧。
「超傳送陣」開啟後,台南到台北不需要二小時,這就是魔法……啊,是科技的力量阿。
說實話,我花了幾個小時去思考要不要去使用「超傳送卷」。
在使用前我就已經知道用了一定會有人說:環島不就是要騎回來,哪有人這樣環島的。
但這些聲音我並不太想理會,因為人要知道一件事,很重要的一件事「你要的是什麼?」。
我要選擇的只有要繼續的環完島,還是就此回去這麼簡單,其他的聲音,其實不用太理會,要記住,人是為了自己而活,別活在別人裡眼中,不然會很痛苦的。
所以當我吃完早餐後,我開始思考要不要使用「超傳送陣」這東西。
最後我決定,騎去高鐵站之後再決定,假如騎去後,我覺得騎車很有趣,可以繼續騎下去,那我就不使用「超傳送陣」;但假如我覺得對騎車已經很受不了,暫時不想再騎車了,那我就用「超傳送陣」來終結這回合……不是,是終結這趟旅程。
結果當我騎離台南市中心,騎到台南高鐵站時,我非常確定自己的想法:「夠了!我要回去了。」
所以我理所當然地使用「超傳送陣」,畢竟這是我的旅程,要怎麼行動,我說了算。
但若是有人問:沒有環完,你會不會覺得遺憾呢?
沒有環完,當然有會有遺憾,但是環完,也有環完的遺憾。
很玄?很難懂嗎?那就給懂得人去懂吧?
這裡稍微說一下我在Day5時提到的,一個人旅遊跟有夥伴旅遊的不同。
其實這趟一個人的旅程,我有點半刻意的沒有約人,我沒有不說,只是剛好沒有人問,所以我也懶得說了。
畢竟要環島前還特別昭告天下說:「我要去環島囉!」
……
感覺很蠢耶!要去就去啊!幹嘛還跟別人講?難道這世界會因為你去環島就有所改變嗎?
當然是不會,但環島絕對會讓你更了解一些,你不曾好好了解的事。
所以我得特別說說一個人旅行的意義。
我覺得這趟環島旅途,在某種程度上,它是自我的反射。
一直都盡可能靠自己把事情做好的我,自然連打線上遊戲,很多時候都是「獨行玩家」,除非真的需要組隊、問問題,否則即使是線上遊戲我也不太跟人一起打,當然別人邀我,我也還是會加一下。
而這種一個人去完成事情的習慣,也使我在一個人的狀態下,有很多事情可做,甚至使命感充沛時,我完全不會感到無聊。
雖然說人在世界還是得互相依靠,但很多事情,還是得一個人去完成。
一個人去公司面試工作;吃飯、洗澡、上廁所;寫小說、讀書、做研究;說話、聽音樂、看東西;環島、旅行、做決定等。
假如你身體健全沒有殘缺,那麼有很多事、很多時候,你都得一個人去完成一些事。
而這趟環島旅途,也如同我想看看自己,一個人的話,能去到多遠?願意去到多遠?
所以即使等待我的答案是如此,我也覺得沒什麼不妥,畢竟對我來說,「每件事都是好壞各半」。
最後我得說,去試試看一個人旅行吧,且去越陌生的地方越好,得到的收穫絕對是金錢無法計算的。
就如同我相信,我一個隻身去澳洲打工遊學的朋友,他在那裡的得到的收穫,絕對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去另一個國家過節;用另一個國家的語言與當地人說話,並去了解他們,更甚至讓他們了解你;去了解另一個國家每個不同城市的習慣;了解另一個國家的好或壞的一面;去了解他們對金錢、人生等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為何;去見識這與自己家鄉有點類似卻又完全不同的國家,有那些是會讓你一輩子感動的事物;這一切是絕對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不要在從某某人口中、網路資訊等各種資訊來源中獲取的資料來跟我說「那個地方就是如何如何。」假如你要說,就請親自去一趟後,用你自己去親自驗證後的答案來告訴我。
我相信你獲得的,會比GOOGLE給你的還要令你感動,也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接近「感同身受」的感覺。
孔子說:「登泰山而小天下」
一個人旅行旅行是一種感覺;跟著一群人旅行,又是另一種感覺了;這有限的生命中,能體驗到的感覺又有多少呢?
既然如此,何不為了那些未知的一切與自身的無限潛能,勇敢的踏出腳步。